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1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631篇
药学   7篇
  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重和肥胖大都与人们的日常饮食结构有关.这可能是造成肥胖的最重要原因。比如有的人工作很忙.早上没有时间吃早饭.中午和晚上就吃得特别多;有的人经常加班.回到家就已经很晚了.吃过晚餐后只能直接睡觉。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山西营养与慢性病家庭队列人群BMI与总死亡率的关系。方法 以"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山西省调查人群为基线建立队列,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对研究对象进行随访调查,对逝者进行死因回顾调查。2002年基线信息完整的≥ 18岁研究对象7 007人,随访到5 360人,随访率为76.5%。将研究对象按BMI分为8组,计算死亡率,以死亡率最低组作为参照,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估计全人群、分性别、年龄(≥ 60岁、<60岁)的各组死亡风险比(HR)及95% CI,模型调整基线年龄、性别、吸烟、饮酒、文化程度等因素,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 共随访67 129人年,平均随访12.5年,死亡615人,队列总死亡率为916/10万人年。BMI为26.0~27.9 kg/m2组死亡率最低,以该组为参照组,多因素调整后,BMI<18.5、18.5~19.9、22.0~23.9和≥ 30.0 kg/m2组的死亡风险明显升高,调整HR值(95% CI)分别为1.90(1.26~2.86)、1.68(1.15~2.45)、1.49(1.08~2.06)和1.72(1.07~2.76)。对于≥ 60岁老年人,BMI<18.5 kg/m2组的死亡风险明显升高,调整HR值(95% CI)为1.94(1.20~3.15)。结论 BMI ≤ 19.9、22.0~23.9及≥ 30.0 kg/m2均会增加全因死亡风险。除关注肥胖外,低体重营养不良造成的老年人高死亡风险应特别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番茄酱中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残留的提取净化及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检测的方法。方法样品用磷酸提取液(p H 2.0)溶解,超声波辅助提取,用正己烷脱色素。样液经离心后,用HLB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HILIC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分离,以乙腈和含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多反应监测模式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在0.005~0.100 mg/kg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均为0.005 mg/kg,方法的回收率为79.5%~93.9%,相对标准偏差均10%。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适用于番茄酱中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残留量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4.
<正>最近感冒的人很多,专家说我国进入了今冬流感流行高峰季节!我国内地最近进入流感高峰期!监测结果显示,今年流感发病情况低于去年同期,但哨点医院报告的门急诊流感样病例数仍居高不下。听老人说:流感发热,肉不能吃,水果不能吃,海鲜不能吃……真的吗?发热是指任何原因引起体温升高超过37.5℃都称为发烧。流感很容易引起不同程度的发热。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11年中国12省(自治区、直辖市)膳食环境因素对7~17岁中国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影响。方法利用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膳食环境和体格测量数据,本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连续3天24小时回顾法膳食调查、个人-家庭-社区的问卷调查及身高和体重测量等体格检查方法。选择相关资料完整的1416名7~17岁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男性占50.71%;7~10岁年龄组占43.50%,11~14岁37.43%,15~17岁19.07%),结合2011年国家统计年鉴中的膳食环境数据,构建三水平(省-社区-个人)肥胖与否的二分类结局Logistic随机截距混合效应模型,分析膳食环境因素对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影响,确定其中危险因素的特性。结果鉴于对单独构建的"省-个体"和"社区-个体"二水平的空模型进行分层的随机效应检验时P值分别为P0.005和0.050P0.100的分析结果,本研究拟合了三水平(省-社区-个人)Logistic随机截距混合效应模型。该模型分析显示,在调整了各个水平其他指标的影响后,省国内生产总值(GDP)(OR=1.00006,P=0.001,95%CI 1.00003~1.00010)和省人均每日食用油消费量(OR=1.18317,P0.001,95%CI 1.10054~1.27200)与7~17岁肥胖呈正相关;以7~10岁年龄组为参照组,11~14岁和15~17岁两个分组与肥胖呈负相关(11~14岁组OR=0.59518,P=0.049,95%CI 0.35465~0.99885;15~17岁组OR=0.13225,P0.001,95%CI 0.04716~0.37084)。7~17岁儿童青少年肥胖二分类Logistics三水平随机截距预测模型的参数估计值为:截距(-2.23457,P0.001,95%CI-2.59581~-1.87334);省GDP系数(0.00003,P=0.007,95%CI 0.00001~0.00005);省人均食用油系数(0.10642,P0.001,95%CI 0.06365~0.14919);以7~10岁年龄组为参照组,11~14岁年龄组系数(-0.56777,P=0.007,95%CI-0.97837~-0.15717),15~17岁年龄组系数(-1.36679,P0.001,95%CI-2.02890~-0.70469)。结论除个体因素外,7~17岁儿童青少年肥胖还会受到省级水平膳食环境影响,其中省GDP和省人均每日食用油消费量影响较为显著;在个体方面,青春期前7~10岁年龄段是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的高风险时期。  相似文献   
6.
利用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国家食物与营养监测系统、卫生统计年鉴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等数据,分析过去几十年来中国妇幼营养与健康状况变迁及与全球的比较,以全面展示中国妇幼营养改善成果及可能的经验。结果表明中国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持续增加,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由1990年的33. 1%下降到2010年的9. 9%,消瘦率从2005年起下降到2. 5%以下的低水平,微量营养素缺乏不断降低。城市儿童的平均生长水平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接近西方发达国家同龄儿童的平均水平。中国妇幼人群营养改善得益于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政策的落实和干预项目的实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10—2012年中国居民马铃薯及其相关产品的消费情况。方法使用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中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调查数据,分析中国2岁以上居民的马铃薯及相关产品的消费情况。结果马铃薯人日均消费量为29.2 g,其中城市为20.1 g,农村为37.7 g。马铃薯的食用率为40.1%,其中城乡分别为35.7%和44.2%。食用人群的马铃薯平均消费量为72.8 g,其中城乡分别为56.2 g和85.3 g。马铃薯粉和薯条/薯片的人日均消费量分别为0.2 g和0.04 g,食用率分别为0.4%和0.2%。结论中国居民马铃薯的食用率及消费量均较低,推进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需要在积极推进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的前提下,对中国居民膳食结构加以正确的引导,提高居民对马铃薯营养价值的认识,增加居民摄入。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CGMCC No.8730冠突散囊菌标准化发酵的金花黑茶对大鼠体重和血脂的影响。方法 (1)蛋黄乳剂模型: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和阴性对照组每日灌胃蒸馏水、其他组每日灌胃低中高(100、500、2500 mg/kg 3个剂量金花黑茶提取物。11 d后禁食并腹腔注射蛋黄乳剂,第12 d采血测血脂,实验期间定期记录体重。(2)高脂饲料模型: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饲喂普通饲料,其他组饲喂60 kcal%高脂饲料,空白和阴性对照组每日灌胃蒸馏水、其他组每日灌胃低中高(75、250、750 mg/kg3个剂量金花黑茶提取物。定期记录体重、摄食量和能量摄入,第1、9周末禁食采血测血脂,第9周末取肾周及附睾周脂肪垫,计算体脂比。结果 (1)灌胃12 d后,2500 mg/kg剂量组大鼠的体重和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显著低于蛋黄乳剂模型组(P0.01)。(2)灌胃9周后,250、750 mg/kg剂量组大鼠的体重和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显著低于高脂饲料模型组,且摄食量、体脂比均降低(P0.01)。结论 CGMCC No.8730冠突散囊菌标准化发酵的金花黑茶提取物对SD大鼠有控制体重、降低血清甘油三酯的功效。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比较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法和食物频率法在评估人群脂肪摄入的差异及相关性,为膳食脂肪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从浙江省抽取的511名调查对象同时采用3天24 h膳食回顾法和食物频率法进行膳食调查,分别计算脂肪、脂肪酸和能量等的每日摄入量及脂肪供能比,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能量、脂肪及脂肪供能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评估能量、脂肪、脂肪供能比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1、0.58和0.57,同一调查对象在这两种方法中被分到相同或相邻组的比率:能量为80.73%,脂肪为84.80%,脂肪供能比为83.38%。结论在进行膳食脂肪与疾病关系研究时可采用本文中的食物频率法代替3天24小时回顾法来评估人群脂肪摄入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